股票专业配资炒股 AI公务员上岗 会不会抢了人类“铁饭碗”?AI专家给出预测

发布日期:2025-02-20 21:05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股票专业配资炒股 AI公务员上岗 会不会抢了人类“铁饭碗”?AI专家给出预测

  今天股票专业配资炒股,一个新闻话题登上热搜:深圳福田区近日发布了基于DeepSeek开发的政务大模型2.0版,它除了有DeepSeek通用能力,还结合区政府各部门的业务流程,推出11类70个智能体,覆盖公文处理、民生服务、应急管理、招商引资等诸多业务场景。这些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被称为“AI公务员”,已引发网民热议:它们会不会抢了人类“铁饭碗”?

  其实,“AI公务员”上岗不是最近才有的事,只是国产大模型DeepSeek的崛起加速了这一政务系统智能化进程。未来,大模型及其智能体是否会逐步取代人类公务员,导致机关缩编?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两位研发政务系统大模型的科研人员。

  事务性和研究性工作,AI都能做

  “越来越多的AI公务员上岗,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。”上海达观数据董事长、首席执行官陈运文博士说,“现在,一些地方政府推出基于DeepSeek的政务大模型,是这个趋势的起步阶段。未来,我们将对AI公务员和AI白领的大规模上岗习以为常。”

  据了解,在深圳福田区上岗的70名AI公务员可用于240个业务场景,具有很多优势,如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%,审核时间缩短90%,错误率控制在5%以内;“执法文书生成助手”利用执法笔录,能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;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原来的70%提升至95%;“AI招商助手”将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%。

基于DeepSeek开发的政务大模型2.0版界面(来源:幸福福田)

  在上海,也出现了AI公务员身影。达观数据开发的大模型已用于税务、人社、工商、公安等部门,覆盖行政审批、材料审核、公文起草等多个业务场景。比如在税务部门,单据审核工作过去十分烦琐,公务员需要对各种税务单据进行审核,确保其真实性、合法性和完整性。而采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系统后,这项工作的效率大幅提升,为税务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。

  陈运文认为,这类烦琐工作其实不太适合人类来做,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已能“代劳”,减轻公务员的负担。不仅如此,AI公务员在处理烦琐的事务性工作时,还具有错误率低、规范性强等优势,不仅能提升工作质量,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压缩腐败生存空间。

  除了事务性工作,大模型还能从事一些研究性工作。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赵海介绍,他带领团队与发展改革部门合作,开发了用于经济和产业研究的大语言模型。它具有数据分析、机器翻译、摘要生成、报告生成等功能,可以为政府研究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。

  “为政府部门开发的大模型一般是私有化部署,因为它处理的很多数据来自内部材料。”赵海解释,“这类专用大模型扮演的是领导参谋角色,通过快速生成研究性、分析性专业文本,为领导研判问题和决策提供参考。”

  不必担心“抢饭碗”,要积极拥抱

  既能胜任事务性工作,又能提供研究报告的AI公务员,会不会抢了人类公务员的“铁饭碗”?

  对于这个网友热议的话题,陈运文给出了否定的回答:“AI公务员与人类公务员不是替代的关系,而是辅助关系。AI正在成为政府部门的得力助手,它们接受人的指挥,完成的所有工作都需要人类公务员最终确认。”就像AI辅助医学影像阅片一样,虽然人工智能系统阅片的效率、准确性很高,但它们生成的医学影像报告都需要医生签字确认。

  所以在陈运文看来,广大公务员不必因“抢饭碗”对AI公务员心存芥蒂,而是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,在各种业务场景中多使用大模型和智能体,并学习相关知识,尽快做到会用善用,对大模型和智能体的功能、特长及能力边界有客观全面的了解。

  赵海也认为,AI公务员不会“取代”人类公务员,而是“解放”公务员——把他们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,投身更需要情感温度和创造性的工作。“据我了解,政府部门的一些岗位事务性很强,尤其是窗口服务工作,还很耗费体力。”赵海说,“如果解决了大模型处理这类工作的流程合规性和安全性问题,就能让它干很多活。人类公务员可以作为备份,在需要人工处理的时候及时介入。比如,在需要考虑一些群众、单位特殊情况的场景中,人工介入就能特事特办,体现公务员的情感温度。”

  在创造性工作中,虽然大模型生成的一些研究报告质量不低,但这些报告总体上属于“官样文章”,需要公务员和研究人员在调研基础上进行改写,为报告注入更多的洞察睿见,这样才有助于政府部门作出科学决策。

  当然,从长远看,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务员人数。“这里存在一个角色重新定位和分配的问题股票专业配资炒股,随着AI技术带来的职场解放,新的职业和就业岗位将不断生成,所以只要你学习AI、拥抱AI,就不必担心‘饭碗’问题。”赵海说。